即使剛讀完一本書,也不記得內容有什麼,感覺就像是在看一部沒有情節的電影,看完後只覺得時間被浪費了。
讀完書記不住,或是沒有任何感覺,閱讀能力啊、筆記寫得好不好啊,都是後話,最關鍵還是一般人有這兩種心態 :
1 . 你以為你都會
2 . 你以為怎樣也不可能學會
看似截然不同的態度,其實指向一個人們共同的思維習慣 : 偏見。當我們的大腦硬得像「石頭」一樣,就接受不了外界的任何事物。
《知識煉金術》這本書告訴我們,想要將知識真正學進去,你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: 碎石為沙、固沙培土、積土成林。
碎石為沙 : 把心打開,接納新資訊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習慣。我們從經驗中學習,形成一系列的規則及思維偏好 ; 同時,這些思考模式又再影響我們學習新的事物。
其中,影響我們最嚴重的一種心理習慣就是「偏見」,也就是認為自己「只能怎樣」,或「一定不能怎樣」,好像心裡住著一塊大石頭一樣,搬不動、移不走。當你啟動了這個預設模式,就好像自己給自己下了一道符咒,對自己說「一定是這樣的」,然後事情就會自然地按照你的想法去發展,也就是所謂的「自我實現預言」。
如果你能知道自己正在受這個看不見的「模式」控制,並下定決心要去敲碎那個大石頭,才能準備接受新的事物與知識,才算是真正準備開始學習。
固沙培土 : 在專注的知識領域學習
上一階段把「僵化的心智」這個大石頭敲碎了,現在要將這些稀碎沙土鞏固起來,準備種植知識之樹。
你要找到自己的熱情,找到想要耕耘的領域,然後撒下種子,精心照顧它,讓根紮得更深更廣。
作者建議我們思考這五個問題 :
- 要學的這麼多,你想從哪裡開始?
- 你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或技能?
- 你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麽?
- 你準備如何應付挑戰?
- 哪些資源或條件可以幫助你?
專家都是專注在一個知識領域,進行系統而深入學習的人。他們不是懂很多,他們懂的很深。
積土成林 : 用行動促進學習的終身學習者
土壤肥沃了,就能長出一棵樹,然後長出第二棵,你只要種下樹苗。
知識也是一樣,學了它到底對生活有沒有幫助,要看它是否有持續被更新或擴展,而這都離不開一種能力──持續應用,不斷學習。
「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,另一方面,應用也是促進學習的最佳方式,而實踐則是檢驗學習成果、糾正偏差的最終標準。」
在知識森林中,學習就是為了要用,而「用」將再幫助改善學習能力,這是一個自我增強的過程,也是一位終身學習者需要不斷修煉的功課。
總結一下 :
首先,思考習慣根深蒂固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心中,影響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。學習時如果沒有打開心智,保持開放的心態,那麼書裡的知識只能像是模糊的煙霧一樣掌握不住,看過一遍就沒有了。
再來,學習必須有所聚焦,並且制訂具體可行的計畫,系統而深入的學習。
最後,學以致用、用以促學。學了就要用,用了才知道會不會、學習方法是否正確。
經歷這三個階段,才能說是真正學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