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書方法】 7 個最容易被誤解的學習方法

本文整理了 7 個最容易被誤解的讀書方法,分別是1 . 不要聽老師的話,2 . 不要ㄍㄧㄥ,不會就不會,3 . 不要不讀書還叫累,4 . 不要熬夜,該睡就要睡,5 . 不要只會讀書,要會玩,6 . 不要怕忘記。先遺忘了,才能記住,7 . 不用找了,沒有秘笈。

【讀書方法】 7 個最容易被誤解的學習方法

我整理了十本以上講「讀書方法」書籍的重點,或許對你有用,不分享出來太可惜了 !

為什麼我要大推這些讀書方法呢 ?

我一年閱讀上百本書,平均每個月會寫十篇以上的讀書筆記。雖然我已經不是學生了,但我相信我的一些讀書方法和學習技巧仍然適用於你。我也有小孩在上學,我知道學習時會遇到的困難,你的情況應該也大致一樣。

如果你是家長或是老師,以後請不要只是對孩子說「要好好讀書」了,因為他們的問題可能是「不知道如何讀書」。你可以告訴他們什麼是正確的讀書方法,或讓他們閱讀這篇文章。

如果你是學生,也可以看看哪些方法適合你,挑著用。比別人多一項學習武器,又不會吃虧。

這是系列的第二篇 : 7 個最容易被誤解的學習方法。

(還沒看過第一篇的話,請至【讀書方法】這 3 個讀書心態,讓你迅速提升讀書效率 ! )

現在開始。

1 . 不要聽老師的話

先別嚇,我來解釋。

老師的教學策略是為了全班能統一進度,不一定適合你。真正有用的學習,一定要有自己的態度,要你自己想要、且你自己才知道要什麼。

你會主動想這些事嗎 :

如何高效學習 ? 是否需要預習,怎樣預習 ? 怎樣聽課 ? 做怎樣難度的練習題 ? 每天讀一樣的學科,還是要有所側重 ? 如何分配時間 ? 如何改錯 ? 一堆課外講義,要著重加強哪些部分 ? 自修時段怎麼安排學習 ?

你要是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,只聽老師的,成績也不會差,但也不太需要讀這個系列的文章了。

2 . 不要ㄍㄧㄥ,不會就不會

講個小故事。

有三位同學在做一道稍難的數學題,20 分鐘過去了,他們都沒有解出來。老師公佈解法了,三位同學再花了 10 分鐘,也都學會了這道題。

你認為,在過去的 30 分鐘裡,他們的學習效率是否一樣 ?

在前 20 分鐘裡 …

第一位同學趴在桌子上,心不在焉。 第二位同學盯著題目,心裡很想做出來,但他想不出什麼有效的方法,不知道該用哪個公式。 第三位同學看完題目以後,大腦高速運轉,充斥著各種公式、知識點和天馬行空的想法。

很明顯,第三位同學學會了最多的東西。

學習效果的差距,是由做練習題時不同的心理狀態導致的。你做題時,不會就不會,不要自己欺騙自己還在努力,在那邊摸,浪費時間。很多人做題一卡關就開始東摸西摸,不如直接拿解答出來研究。

3 . 不要不讀書還叫累

我常常聽到小孩在叫「我好累」,但一整天我根本沒看到她讀書。

一個人不論忙不忙都覺得很累的話,其實累的不是身體,而是大腦。

很多人都以為「讓身體休息」就叫休息,然後追劇、耍廢了一整天,還是覺得累。就算你一整天「無所事事」,大腦也會疲勞的。

你可以好好做幾次深呼吸、放空腦袋、去外面走一走、跟狗玩,或是吃些好吃的、健康的 (別吃撐了)。有研究指出,幾分鐘的小睡也有助於增強記憶力。

大腦放鬆了,它就會切換至發散模式,「想像力」就是在這個時候運作的,原本卡住的題可能突然就通了,新的和舊的知識也會自己做融合,記憶就增強了。

4 . 不要熬夜,該睡就要睡

學生犯的最大錯誤之一,就是用不睡覺來延長學習時間。但你們忘記了,睡眠不足也會影響學習能力,包括記憶力。

不是白天清醒的時候才能學習,其實我們睡覺的時候,大腦也在學習。當睡著以後,白天學習新知識時所活躍過的腦區域會再次活躍起來,大腦會自動地進行資訊加工和鞏固記憶。

白天學習的過程就好像是用水泥砌牆蓋樓房,睡覺的過程就是在等待水泥徹底乾透,讓牆面穩固。而熬夜不讓大腦休息,水泥根本沒有乾,白天學習到的知識就留不住。

早點準備,就不用臨時抱佛腳。

5 . 不要只會讀書,要會玩

運動會增加流向大腦的血液,這對學習有多種好處,例如注意力更集中、情緒更積極等等。

有研究人員發現,人們運動後再去學習,效率比直接學習要提高 20% 以上。他們推測,運動能夠增加一種名為 BDNF 的蛋白質,這種蛋白質在大腦內活動,負責建立和保養神經細胞迴路,就好像修路和養路的工人一樣。

BDNF 會觸發神經元的生長,並在海馬迴發展成長中形成新的連接,海馬迴是大腦的一部分,在學習與記憶中有著關鍵的作用。

該玩就出去玩,離開你的書桌還有床。

6 . 不要怕忘記。先遺忘了,才能記住

我們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忘記,「忘記」並不是智力問題,不會再次用到的就不需要佔著大腦空間。

念書也不是為了背下來,其實人們會忘記事情正是因為他們死記硬背。大腦是用來理解,而不是拿來記憶的,不斷被回想過的東西就會自動被記住。

先理解知識了才將它輸入大腦,反覆地複習與使用它,知識點就會一個一個勾在一起,越多的複習,勾子長得越多,互相勾得越勞。考試的時候,就算你想不起來答案,只要能聯想到一些相關的知識,大腦就能順著勾子把答案「搜」出來給你。

這就是「短期記憶」變成「長期記憶」的過程。

7 . 不用找了,沒有秘笈

沒有一種方式適用於任何人,學霸的讀書方法是基於自律,你夠自律嗎 ?

你想找學習秘笈,就是想要偷懶,想找一個簡單的方法代替辛苦的學習。

有這種心態,就算筆記再會抄,思維導圖畫的再漂亮,你不認真聽課、不思考學習內容的話都沒有用。

當出現秘笈時,人們會本能地想要依賴,然後放棄自主思考,自己無法做主的學習才是最低效的學習方法。

最後,在聽多了那些「你必須要做什麼」、「應該要怎麼做」的建議之後,你可能會發現,阻礙自己進步的其實是那些「不該做」的事

現在你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嗎 ? 知道了就去做 !

「讀書方法」系列 :

一、【讀書方法】這 3 個讀書心態,讓你迅速提升讀書效率 !

二、【讀書方法】 7 個最容易被誤解的學習方法 (本篇)

三、【讀書方法】 超有用的讀書技巧 (請期待)

1 則留言

留言功能已關閉。